4月10日18點,中學心理委員專題培訓在學校圖書館舉行。本次培訓旨在進一步筑牢校園心理健康防線,提升心理委員的專業素養與服務能力,為校園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有力支持。
01
以溝通為橋:案例研討深化技能
心理老師鄧秀齡圍繞 “溝通的原則與藝術”,結合校園案例開展情景模擬。同學們踴躍發言,分享觀點。鄧老師予以肯定,點明共情式溝通要兼顧尊重與邊界感。大家通過角色扮演、話術演練,逐步掌握 “非評判傾聽”“正向反饋” 等實用技巧。
02
以數據為尺:晴雨表描摹班級心理圖景
實踐環節,心理委員填寫《班級學生心理狀態晴雨表》,從學習、人際、情緒、睡眠四個維度量化班級動態,表上還設有 “工作困難反饋欄” 。德育主任王素霞強調,晴雨表是學校搭建 “預防-預警-干預” 三級體系的關鍵,督促同學們細致觀察,筑牢心理健康防線。
03
以需求為鏡:餐廳調查折射人文關懷
培訓尾聲,同學們填寫《餐廳滿意度調查表》,從菜品、衛生、服務等方面提意見。學校秉持 “身心健康一體化” 理念,因飲食影響情緒,特設置該環節。心理委員化身 “校園生活觀察員”,反饋意見助力后勤優化,強化了自身 “全方位守護者” 的責任意識。
04
總結展望:凝聚力量護航青春
王主任強調:“心理委員是校園心理健康網絡的關鍵一員,期待大家將所學轉化為行動,做有溫度的支持者。”各方凝聚力量,定能為青春成長筑牢堅實防線,護航青春。
此次培訓通過知識深化、實踐操練、多維反饋,助力心理委員提升專業能力,也為中學部構建“全員育心”生態注入了新動能。